每天游走于城市钢筋混泥土丛林的我们,日常食物是不是每天都大鱼大肉?长期如此饮食,偶尔会幻想一下素食的味道?至少圈主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,满大街想找一间素食馆换换口味,却难以找到一家,毕竟大街上的素食馆他没那么多,但是素食馆还是有的,还有一间百年老店。

2022年,素食界老字号企业功德林,迎来了自己的100周年。作为一家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、功德林是素食界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。凭借着百年沉淀的素食烹饪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2008年,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现被列为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
功德林最显著的特色是能够将素食菜品做出荤菜的外观,甚至口味也几乎做到以假乱真!部分不熟悉功德林的食客,初次走进功德林门店,却发现素食餐厅出现大鱼大肉,感觉有些莫名其妙。其实以素托荤的制作技艺从唐代就已经出现,即用素食食材仿制荤腥菜肴。

 

功德林:源于寺庙的素食制作技艺

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起源于寺庙。清末时期,民间逐渐兴起庙宇素食,杭州城隍山常寂寺讲经法师维均法师的徒弟赵云韶以「弘扬佛法,提倡素食,解杀放生」为宗旨,于1922年在上海开设当地第一间素菜馆,命名为「功德林蔬食处」,取佛经「积功德成林,普及大地」之意。

功德林创办于1922年,当时叫做功德林蔬食处

 

功德林将寺庙素菜、宫廷素菜及民间流传的素菜完美结合起来,以豆腐、菌菇、蔬菜等为食材,运用素食荤烧的烹饪技巧,制作出形态逼真的鱼、肉菜肴,如八宝全鸭、黄油蟹粉、香卤嫩鸡、鲫鱼冬笋等等,功德林这一特色的历史传承菜肴技艺制法,深受一批复古食客的喜爱,在上海名气很大,每天顾客盈门。

功德林以素食荤烧为特色,几乎可以以假乱真,制作技艺传承百年,图为用素食原料制作的糖醋黄鱼和黄油蟹粉。

 

抗日战争前后,功德林以办佛事素斋和淮扬风味素菜为特色,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素菜馆,名闻遐迩。据说宋庆龄、鲁迅、丰子恺等政界人士、文化学者以及社会贤达都经常光顾。

 

功德林的「荤菜」是怎样做出来的?

刀功和烧技是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的核心之一。厨师根据荤菜的外型特征,利用精细刀工雕刻、手工塑形,仿制出美观神似的「荤」菜,并运用蒸、炒、烤、溜、爆、烧等与荤菜相同的烹调方法,掌握火候,配合各种调味,做出来的素食菜肴不但极似荤菜,连口感、味道亦以假乱真。

功德林于1930年代搬迁到一座三层小楼中,就是现在的上海功德林总店,在老上海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。

 

功德林的素食菜肴花色繁多,多次获评为中华名素食、中华名小吃、中国名菜、中国名点等认证。2008年,功德林以其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、独特的素食绝技以及创新的素食文化特色,获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 

 

分享到:

发表回复